阿里,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分布着壮美的自然景观。阿里,最令人深刻的景观是那一抹蓝,“一措再措”吸引了无数游客探访。不远万里踏访阿里,似乎大家多是为了这片大地上的自然风光,大家可知,阿里还孕育出了“象雄文明”“苯教文化”“古格王朝”,这些博大精深的古代藏族文明体系。
今天不说阿里的“一措再措”,带着大家来看看西藏的“西藏”(阿里)古格王朝的历史,文明延续的深远影响。踏入阿里,你会发现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切的存在都有着悠久历史,这里原来是西藏最为古老的历史和文化所在。分布在阿里地区的古老岩画,展示着古代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那些生动的场景好似展现在眼前,不难发现那时就已经有成熟的文明。
古格王朝,是西藏地方政权中文化最灿烂的时代,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象雄王国,古格王朝建立时间大概在9世纪,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1000多年前统治着阿里和今天的拉达克等地。
如同世界上其他的古老文明的发祥与成长一样,阿里的文明中心也是伴随着河流生长起来。古老的文明灰飞湮灭,只留下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而这些遗址散落在阿里大地的众多角落,那些有名且保存较为完整的遗址,都是依着象泉河流经的地方而建。
古格王朝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象泉河,无疑是阿里的母亲河。象泉河从顿曲寺发源后,就一路往扎达流去,流过底雅乡,留出中国,留往印度。象泉河见证了阿里历史的兴衰,王朝的更替。
古格王朝的前身——象雄王国
公元前4世纪,先民们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势力范围涵盖今日西藏的大部分地区,人称“象雄王国”。他们以条件最优越的象泉河谷为中心,在高原上游牧、狩猎,在河谷地区开垦农田,曾打造出黄金,也从中原引进过奢华的织锦。象雄王国积累了雄厚的财富,以不容置疑的权势调动万千人力,营建规模庞大的都城。
象雄王朝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文化中心,曾一度统治青藏高原,并创立了自己文字,成为西藏大地上三个文明中最为成熟的一个。更重要的是,伴随着象雄文明的发展,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苯教也开始系统化、成熟化。然而,阿里过往的历史,如同西藏神秘的宗教一般,令人好奇,但又无法得知更多。象雄历史虽然古老,但是历史记载却少之又少,留下来的,只是流传至今的一个接一个的传说,真真假假。
象雄的意思是大鹏鸟,大鹏鸟也是象雄王朝的标志,在阿里大地上,扎达达巴乡曲龙村附近,就找到一座如大鹏展翅般顶峰遗址,遗址坐落于一座小型土林上。山体上遍布着洞穴,里面存有大量的经书和壁画。历史上这些洞穴曾有大量人口居住,村民口口相传,传说那些人就是象雄人的后裔,这座遗址就是象雄人的都城。历史是否如此,并不能依靠这些口口相传来证实,因此到现在也未能确定这是否就是象雄的都城。
古格王朝历史介绍
象雄王国存续了将近千年,由于与吐蕃王朝的激烈冲突,象雄和吐蕃王朝黯然落幕,但是王子吉德尼玛逃到了象雄建立了割据政权,将象雄改为阿里,意思是“领地”,。吉德尼玛衮分封诸子,其中一子统治今日阿里各地,即为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的都城所在地是今天的扎达县扎不让村,村民们自诩为当年王朝的后代。王朝宫殿依着一座陡峭的小土林而建,上下落差170余米,易守难攻。整个遗址建筑共有房屋洞窟300余处、佛塔(高10余米)3座、寺庙4座、殿堂2间及地下暗道2条,分上、中、下三层,依次为王宫、寺庙和民居。外围建有城墙,四角设有硼楼。在其红庙、白庙及轮回庙的雕刻造像及壁画中不乏精品。古格王朝遗址佛教保存着大量珍贵的文物,雕像栩栩如生,壁画精美,是珍贵的艺术品和历史文化史料。遗址脚下的佛塔在时间的长河之中不断变换着景致,殿堂门口千年的木门刻着经言,寺庙里可以看到有青年僧人在读书学习。
古格王朝时期可以看做是阿里历史上的第二次文化复兴,与周边国家地区交往,文化的发展,大量的历史遗址反映了当时该王朝的繁荣昌盛。登上古格王朝遗址,可以看到下方残垣断壁的宫殿遗址,周边有被风化侵蚀的土林环绕,前方是孕育了古文明的象泉河,辉煌虽已不再,但气势仍存。在古格王朝观赏日出日落,是阿里最美的景观之一。破落的王朝迎着朝阳,目送日落,在朝霞的照耀之下,古老的王朝仿若只是被尘封在历史之中。
古格王朝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繁荣了700多年的文明,却在300多年一夜之间消失在这个世间,留下来的就只有那记录了古格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的古格王朝遗址。对于后人来说,这样的古格王朝无疑是神秘的,因为它为何会在一夜之间消失,成为了众多学者一直以来探寻的真相。
一个王朝的兴衰似乎并不是一件什么太大的事情,何况古格王朝只是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政府。至于它一直以来都被后人所唏嘘,可能是因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以及它对藏传佛教重新兴起所起到的作用。